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|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

人生最高の享受

miaoshansh.exblog.jp
ブログトップ
2016年 08月 24日

《菩薩戒指要》(續8.24)--摘自「法鼓全集」・聖嚴法師 著



《菩薩戒指要》(續8.24)--摘自「法鼓全集」・聖嚴法師 著_b0348023_20013417.jpg

何謂「饒益有情戒」?

共有十一條(註七),其實即是《地持經》四十三條輕戒的後面十一條(註八),因此而出現唐代的道倫所著《瑜伽論記》卷一○下,將四十三條輕戒分作前後兩類而謂:「初犯三十二輕,障於六度攝善法戒。後犯十一種輕,障於四攝利眾生戒。」(註九)

因為七眾別解脫戒,僅為菩薩三種戒藏之中的一聚,故其受戒功德無法與受了菩薩戒的在家出家之人相比,因其即是受了一切戒的無量大功德藏。所以要說:

「如是菩薩所受律儀戒,於餘一切所受律儀戒,最勝無上無量無邊大功德藏之所隨逐。……一切別解脫律儀,於此菩薩律儀百分不及一,……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,攝受一切大功德故。」(註一○)

前面所說《瑜伽論》的戒波羅蜜共有九種戒相,然在其〈戒品〉之末段部分,強調九種尸羅為三種淨戒所攝(註一一)。並謂三種菩薩淨戒,能成就菩薩三種事:

「律儀戒能安住其心,攝善法戒能成熟自佛法,饒益有情戒能成熟有情。如是總攝一切菩薩所應作事。」(註一二)

《瑜伽論》中另一特色,是菩薩律儀的授戒之時,戒師先應為受戒者說四種「他勝處法」,通常名為四重禁戒,其重要性類似比丘戒的四根本戒(殺、盜、淫、妄),內容則迥異,那便是:1.自讚毀他,2.慳財法不施,3.忿恨不捨怨結,4.謗菩薩藏。於中隨犯其一,便不堪於現法中增長攝受菩薩廣大資糧,若數數現行他勝處法,便捨菩薩淨戒律儀(註一三)。從此四條重戒,可以顯出菩薩戒的宗旨在以他為先,而且比《瓔珞經》更為嚴格,彼經的菩薩戒有受法無捨法,且可分分受持。此論乃受則全受。若於四種他勝處法,隨犯其一,即名為捨。不過可由兩種因緣,捨菩薩戒:

「略由二緣,捨諸菩薩淨戒律儀,一者棄捨無上正等菩提大願;二者現行上品纏犯他勝處法。」(註一四)

依據以上兩點原因捨菩薩戒的可能也是不多的,若非有人受到外道邪說的惑亂,自動棄捨成佛的誓願是相當少的。至於上品纏犯他勝處法,須要「數數現行,都無慚愧,深生愛樂,見是功德」(註一五)。準知類似的情況,若非有人邪見狂亂,也不致於此。



法鼓全集:

http://ddc.shengyen.org/pc.htm

《菩薩戒指要》(續8.24)--摘自「法鼓全集」・聖嚴法師 著_b0348023_21062439.jpg


by miaoshanshi | 2016-08-24 05:05 | Comments(0)


<< 略说梵网经菩萨戒 入菩萨行—2...      略说梵网经菩萨戒 入菩萨行—2... >>